影像專題/我在魚市場待了一個晚上
前言:為了拍攝課堂的影像作業,去年冬天很熱血地跑到基隆的崁子頂魚市,晚上十點從政大出發,一路拍到隔天凌晨五點半,再坐第一班公車回來。整個晚上拿著相機在魚市場晃啊晃,黃亮的燈光、叫賣聲、魚腥味混雜在擁擠的街道上,感官頓時變得敏銳,看到大批大批的漁貨送進來,魚睜大的雙眼、滿地的血水,畫面很壯觀,記錄下來與各位分享。
卡車進貨
崁子頂魚市是北台灣最大的魚貨市場,東至花蓮、南至台中的客戶都會來此買魚貨,魚市的營業時間為凌晨一點到早上七點。接近午夜,卡車裝著新鮮的漁貨駛進崁子頂魚市,車燈映照在濕漉漉的街道。崁子頂魚市是北台灣最大的魚貨市場,東至花蓮、南至台中的客戶都會來此買魚貨,魚市的營業時間為凌晨一點到早上七點。
凌晨三點的崁子頂
最熱鬧的時段是凌晨兩點到三點,整條街被小販的燈光照亮,混雜著此起彼落的叫賣聲和魚腥味。
白帶魚
多樣的漁貨
各樣的魚貨被擺放在地供人挑選。大批甜蝦
午夜時分,大批甜蝦被運送過來,傾倒在矮桌上。
剝蝦殼的婦人
婦人們戴上指套俐落地去除蝦殼。
卸魚貨
就地殺魚
小販會就地將剛捕上岸的魚切塊給客人。
大塊魚肉
一塊塊血淋淋的大型肉類擺放在桌上,遠看還誤以為是豬肉或牛肉,近看才發現是魚肉。
推車
這裡的客戶多半是中盤商或餐廳老闆,因此進貨的需求龐大,幾乎每個人會拉著一個推車,把漁貨放在上面運行。
要出手嗎
魚貨一出,民眾一擁而上,思考是否要出手買下。
糶手喊價
「冷霸冷霸冷霸…幾霸幾霸幾霸….」糶手會透過手勢,連珠炮式地喊價,通常價格會越喊越低,直到貨賣出去。
老糶手
他是義隆魚行的老闆彭瑞祺。過去這50年來,他幾乎沒有在凌晨兩點睡過覺。彭瑞祺現在已經退休,魚行交由兒子來經營。彭瑞祺當年是一名出色的糶手,他表示做這行最辛苦的地方就是日夜顛倒,但最有成就感之處則是把當天所有的魚貨都賣出去。彭瑞祺說,一名厲害的糶手能把有瑕疵的魚賣出去,「再爛的牌也能打到好」。
失傳的議價文化
早期的拍賣作業,為了不讓其他人知道成交價,老糶手會拿毛巾蓋在手上,而手指的各指節代表不同數字、單位,一人出價一人喊價,兩人的手在布的遮掩下展開激烈的「議價」過程。然而,到了日治時期,日本人因為看不懂手勢,所以和台灣人做生意常常失敗,因此規定價格要用喊的,用手議價的方式也慢慢走入歷史。
百年帳冊
這是彭瑞祺祖父一輩留下來的魚貨買賣紀錄,誰欠誰多少錢都記在帳冊上,至今已有百年歷史。彭瑞祺笑著說:「這本帳冊比我的年紀還大呢!」
買下它吧
天快要亮,魚販阿姨喊住路過的客人,想賣掉所剩不多的魚貨。
天將要亮
清晨五點,處處可見人們騎著改良車,滿載買的魚貨離去。小販們開始放水,拿出掃具清掃地面。喧鬧的魚市場也終於歸於平靜。
留言
張貼留言